华体会网站是赞助了国米:甘肃临夏:民族联合藏于寻常焰火间
来源:华体会网站是赞助了国米 发布时间:2025-11-04 21:16:35
华体会体育网站入口:
中新网兰州10月31日电 (艾庆龙)近来,甘肃临夏州“十四五高质量展开巡礼”全媒体采访活动举办。从城市社区的“红石榴”驿站到村庄的手艺坊,从医院的义诊桌到居民的百家宴,临夏州以“五嵌入五推动”为途径,让汉、回、东乡、保安等多个民族像石榴籽相同紧紧相拥,在河州大地上书写着“此心归处是一家”的温暖故事。这也让不少媒体人感叹,在当地,民族联合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融入日常的协作、扎根社区的服务、联合工业的携手。
临夏州临夏市南龙镇滨河社区是个特别的“大家庭”——作为政府主导的拆迁安顿小区,这儿寓居着汉、回、东乡等8个民族共11500多人,“人在户不在”活动人口多、人口结构较为杂乱,却凭着详尽服务拧成了“一股绳”。
“这红本本,是咱们在城里扎根的底气。”社区里的东乡族居民马大姐捧着房产证,眼眶泛红。2021年,刘文晨刚接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就发现53户少数民族活动居民有个“心病”:房产证迟迟办不下来,孩子落户、上学受影响。他牵头建立专项小组,20多天里重复奔波于该市住建局、不动产中心和开发商之间,总算帮居民们拿到了盼了良久的房产证。也是从这事起,刘文晨养成记“民意账本”的习气:谁家水管漏水、谁家工作遇困、谁家孩子上学有难题,他都逐个记下,赶快和谐处理。
在滨河社区,“红石榴”成了民族联合的代名词。420平方米的“红石榴暖心驿站”里,沙发、空调、应急药箱、自助打印机一应俱全。
这儿仍是游客的“暂时歇脚点”;社区和当地妇联协作的“女性家美积分超市”更有巧思,把拔刀相助、邻里协作、民族联合等行为都归入积分,居民凭积分能换生活用品,互帮协作的气氛越来越浓。
55岁的回族志愿者马苏德,忙着帮白叟打扫卫生、保护社区环境。夏日旅行旺季时,还会给游客递热水、介绍当地文明;62岁的汉族老党员祁德辉,经过社区活动认识了不少少数民族朋友,家里的花草成了他们的共同话题,“现在婚丧嫁娶相互搭手,节日里还会互送油香等”。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保安族民众在制造民族美食麦穗包子,迎候立刻就要降临的游客。(材料图)高展 摄
社区的温暖,还离不开“健康看护”的助力。作为滨河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临夏州人民医院把医疗资源送到居民家门口。自2022年“大党委”结构建立以来,医院累计派出56名医护人员参加社区义诊,服务患者超7100人次,免费测血压血糖、供给健康咨询6700余次,还赠送了2.8万余元药品。
该医院还常和社区一同办活动,笔墨香、美食香里混着欢声笑语,医护人员和各族居民的心,也在这些小事里贴得越来越近。
村庄的复兴路上,民族联合是最坚实的力气。临夏州临夏县苗家村是省级村庄复兴示范村,以“党支部+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协作社+农户”的形式,让各族乡民抱团展开现代农业。汉族袁雯和回族马奴散是几十年的老街坊,共用一堵墙。“咱们生生世世寓居在一同,就像一家人相同。”马奴散举例说,“孩子们都是一同玩到大的,就跟自家兄弟姐妹相同。”
在临夏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州级传承人马乃比由的工坊里,常有汉族、撒拉族学徒来拜师。“曾经技艺不传外人,现在我觉得,各民族一同学,腰刀才干传得远、卖得好。”马乃比由说。
据当地文旅部分泄漏,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传承人合计46人。其间除保安族外,还有撒拉族2人、回族2人、汉族1人。当地还方案建腰刀工业培养基地,让这门民族技艺成为共富枢纽。
由多民族队员组成的甘肃临夏州篮球队,在篮球比赛中,携手奋斗。(材料图)临夏州体育局供图
临夏市城南大街青年社区的“河州滋味临夏美食”街区,各族商户一同运营,游客在品味手抓羊肉、甜麦子的一起,还能看回族宴席曲、汉族秧歌;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汉族教师教东乡族孩子唱儿歌,回族大姐帮藏族媳妇学做油香,“邻里一家亲”活动让生疏的街坊变成了亲人。
文明是民族联合的“黏合剂”,节庆则是最好的“见面礼”。临夏州每年展开“同心过佳节”活动985场次,“村BA”、秧歌会、花儿会等大众活动1.3万场次。
现在,临夏州已打造提高互嵌社区、“红石榴”家乡等53个品牌实体,“1355滨河一家亲”“融情三易红石榴+”等特征样板遍地开花。
从社区里的“健康看护”到村庄的“工业共富”,从文明活动的“情感融合”到跨区域的“协作共赢”,临夏州让各民族在共居共学、共建同享、同事共乐中,把“联合”二字写在河州大地的每一个旮旯。(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