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养宠物,今天分享两种鱼的养殖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几点,斑马鱼也被称为印度斑马、蓝条鱼、条纹鱼、鲤科鱼。鱼长5-6厘米,身体细长纺锤形,腹部圆,尾柄扁平,头部小,眼睛大,嘴朝上。背鳍很小,位于背部稍后。其他的鳍又长又优雅,尤其是长袖胸鳍和薄纱尾鳍给人印象非常深刻。过去,也有胸鳍和尾鳍正常的物种,但现在很少了。在长鳍和纱尾斑马鱼的后代中,偶尔能够正常的看到鳍正常的原始物种。背部为橄榄绿色,身体上均匀分布有多条蓝色和黄色纵向条纹,延伸至尾鳍,臀鳍上也有相同的平行条纹,“斑马”之名由此而来。除了雄鱼的身体颜色是柠檬黄和雌鱼的身体颜色是银灰色之外,两性的外貌非常相似。在繁殖期间,雌鱼的腹部是圆的,而雄鱼仍然很瘦。
斑马鱼是最理想的生态水族箱中的点缀种类,性喜成群游动在水的上层。它们几乎整日都在有个不停,在适度的光线下,美丽的条纹创造出极佳的视觉效果。斑马鱼对水温的适应能力很强,在10一40度的水温下都能存活,但本质上它们喜欢偏低的水温,最佳饲养水温18- 25℃。饲养用水略偏酸或偏碱对斑马鱼的影响都不大,但它们偏爱软质老水,换水之后注入些雨水或蒸馏水更好,假如一下子加进太多生水,会刺激它们跳出水面。斑马鱼喜欢小型活饵,也能吃商品饲料和青绿食物。为减少因为它们不停扰动水体而造成的污物泛起,水族箱底要铺底沙和适当放些石块,起滞留脏污的作用。给水族箱安装有效的过滤设备能使它们更健康。
斑马鱼是很容易养活的热带鱼,在管理的粗放程度上可以同孔雀鱼相媲美。如果想学习卵生鱼的饲养繁育,从饲养斑马鱼入手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将1条腹部鼓起的雌鱼和2条雄鱼放入铺 石种草的平静小水族箱内,水草最好是细叶长茎的种类,而饲养用水最好是平时换水时从饲养水箱中陆续抽出积攒而成的老水,温度保持在25度左右。在这样的环境中,l-2天内雌鱼就会产下300~400粒卵。等雄鱼给卵受精后,立即把亲鱼移走。受精卵一般在3天后孵出,等仔鱼开始游动时才可以喂给“灰水”或蛋黄液。斑马鱼虽然活泼好动但却性情温和,能够和别的小型热带鱼和平共处,被称为水族箱中的最佳装饰鱼。混养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饲养数量不要太多,否则会耗掉过多的氧;二是建议还是不要跟虎皮这样喜欢啄咬鱼鳍的鱼养在一起。
珍珠斑马又称闪电斑马、彩虹鱼、鲤鱼科鱼类。这条鱼长5-6厘米,大小与斑马鱼相似,但鳍并不特别大。背鳍和臀鳍的基部比背鳍长,而臀鳍比背鳍长,眼睛比斑马鱼大,精力更旺盛。它们以珍珠般闪闪发光的颜色而得名,但以前从未见过这种鱼的人们发现很难在照片中欣赏到它的美丽,因为它们珍珠般的光泽只能在游泳时不断地改变。珍珠斑马背部灰绿色,腹部银色。一条金色的条纹沿着骨盆鳍上方的边线延伸到尾部,然后在臀部鳍上方变成亮金色的红色,延伸尾鳍的底部。臀部鳍呈深红色,边缘呈黄色,尾鳍和背鳍也呈浅黄色。
珍珠斑马性情活泼好动,喜欢追逐其他小鱼,虽然只是出于好奇,但还是要避免与特别胆小的鱼养在一起。如果在较大的水族箱中同时饲养10条左右的珍珠斑马,它们就会互相追逐而较少打扰别种鱼。为了衬托这种鱼的光彩,水族箱最好布置些色调深些的水草和摆设,但照明光线不能太暗,要不然水草就不能产出足够的氧,因而会令这种耗氧量大的鱼感到窘迫。该鱼适宜水温20-25度,喜欢弱酸至弱碱性的水质,能忍受一些范围内的水温、水质差异,但是水质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有太大的变动,否则容易因体质变弱而染病。“勤过滤、少换水”是养好珍珠斑马的窍门。水族箱的过滤系统一定要良好,换水时加人的自来水事先要充分晾晒。珍珠斑马吃东西不挑剔,活食和干饲料都能接受,进食的时候喜欢在别的鱼前面飞快地抢夺。
珍珠斑马两性差别很小,雄鱼只比雌鱼略小、体色略深而已。比较可靠的鉴别是雌鱼在怀卵后腹部更大,在行为上也只有雄鱼才执著地追逐雌鱼。该鱼的繁育方法类似斑马鱼,浅水位、较高的水温(26度左右)和细叶水草都是必须的条件。如果说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珍珠斑马的产卵量更多、孵化时间更短(36小时)。饲养中最常发生的意外是鱼儿从水族箱中跳出。导致跳跃的问题大多有以下三种:水质大幅度改变,受惊,求偶追逐时过于兴奋。预防的方法很简单,即在水族箱上加盖(平时)或蒙上纱布(繁殖时)。